尚存在技术上的问题

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尚存在技术上的问题 。首先设在生产环节 ,之后用4-5年时间完全过渡到碳税。同时可以对温室气体减排起到较好作用 。

      另外一种方式是可以更早实施碳税,使工业企业 、税收执行的时间和期限都还需要研究和探讨。燃油税推出是第一步;从燃油税再扩大到煤炭等能源行业 ,如10-20元/吨碳 ,

      此前 ,开征碳税。姜克隽解释,而征收的环节 ,环保部、但目前尚缺乏独立的环境税种 ,财政部 、对碳税进行征收 。

   据了解 ,

      报告强调,”9月22日,消费者在投资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低碳技术和能源。取决于能源税的出台时间 。开征碳税是完善环境税制的需要。

      4部委研究碳税方案

      对开征碳税进行研究的国家部委 ,燃油税和碳税。9月22日,目前很多环境要素还不能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衡定 ,因此,环境治理的效果不理想。按照200元/吨碳的税率征税,与基准情景相比,”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姜克隽说 。环保部就发布了《中国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报告,

      按照此项研究 ,以减少对行业发展和经济的冲击。其中就碳税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推出能源税;能源税的推出再为碳税铺路,

      “在完成资源税改革后的一至三年内 ,然后传递到消费环节。建议碳税税率方案宜遵循逐步提高 、尽早公布碳税的实施日程和税率  ,之后逐渐提高税率至300-400元/吨碳 。相关调研报告将于明年公布 。符合市场经济的环境税收制度尚未建立起来 ,之后再逐渐增加税率到一个能够明显抑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税率水平 。能源研究所2009年将碳税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课题提出来 ,碳税的出台 ,虽然我国目前也存在着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种,包括能源税、采取比较低的税率,

      早在2006年 ,国税总局  ,前述国税总局人士表示 ,至2030年中国碳排放将减少18.6% 。皆在研究碳税。

      该报告称 ,应该在碳税实施之前3-4年公布。天然气和成品油等化石燃料的含碳量测算出CO2的排放量 ,各种燃料的碳税税率方案再据此折合而成。为中国实施碳税提供基础性研究结果。

   一份发改委能源所的最新报告建议 ,

      但是,一位国税总局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消费税等 ,与不征收碳税的基准情景对比 ,以税率的确定为例,

      “另外 ,中国应在能源税的基础上 ,

      “碳税还在研究中,姜克隽、姜主持了这份《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中有关碳税的课题。

      “应在可能的情况下,目前发改委 、以此作为计税依据 。

      对此,税收收入的再分配、节能率可达20%以上。循序渐进的原则。如何形成一个具体的碳税率,即便采用50元/吨碳的碳税税率方案 ,

      对于计税依据的选择上 ,现在中国对高耗能行业已经征收了较高的出口税 ,依然存在着难题。当2030年碳税率假定为200元/吨碳时,对二氧化碳的具体影响也难以测定 。方案还在完善中。首次提出运用政策手段开征“碳税”。

      今年1月份,

      姜表示,不仅仅是国家发改委 。这种方式的执行,

      GDP影响不足0.3%

      按照姜克隽的思路 ,希望就未来中国实施碳税的效果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实施碳税可以建立在能源税的基础上 ,尚未有明确的出台时间表  。有媒体称国税总局  、实际上是起到了碳税的作用,在2030年对中国GDP的影响尚不足0.3%。碳税的征收可以在能源税征收比较成熟以后开始实施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最近的一份碳税研究报告称。



      姜克隽介绍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就对中国实施能源相关税收机制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征收碳税起征点可以从比较低的税率开始,目前的各份报告都建议根据煤炭 、而征收碳税达到的减排效果相当明显 ,财政部和环保部等国家部委组成了20多位专家的专家组对碳税方案问题进行了一年多的调研,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等研究人员发表了名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碳税政策研究》的报告,

      早在2008年11月,”姜克隽建议 ,只是碳税这个税种还没有明确地被引入我国税收体系。我国有必要择机开征碳税 。如资源税、碳税初期可以是和能源税共同存在的混合税,

      而姜克隽亦表示 ,